-
注意!愛喝含糖與碳酸飲料 研究:中風機率激增 醫師:習慣不改下場慘
愛喝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要注意了!天天喝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增加中風和心臟病風險因為含糖飲料,會增加體內的糖分和熱量攝取導致肥胖,而肥胖是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因素之一,喝水對預防中風有一定幫助,因為適量補充水分可以保持血液的流動性,減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2024/11/02 22:07
-
27歲女左乳房疼!竟查出「右側乳房有異」 醫:乳癌二期
27歲林小姐日前因左側乳房疼痛,醫院超音波檢查發現是良性的有纖維囊腫,但沒想到沒有疼痛感的右側乳房被檢查出有2顆約1公分左右的小腫瘤,診斷為乳癌第二期;醫師指出,乳癌並沒有確切的發生原因,如家族遺傳、雌激素暴露、生活習慣及環境等風險因素會增加罹癌機率,也有部分乳癌與基因突變有關,會使罹癌機率大幅提高至50-80%,此外,肥胖、飲酒、吸菸及缺乏運動者,也都被證實與乳癌風險相關。
2024/10/22 10:28
-
注意!大腦退化速度與身體器官類似 醫:腦齡可預測「罹這疾病」風險!
衛福部最新公布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失智盛行率7.99%,推估至2025年底,失智人口將破35萬人,有研究證實,高達14項風險因素與失智症相關,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菸、社交孤立、缺乏運動、腦部外傷、空氣污染、過度飲酒,還有聽力或視力損傷等。因此,對於擔心罹患失智症或發現自己腦齡比實際年齡老的人來說,可以從這些可改變的風險因子著手,來保護腦部健康,延緩認知功能衰退。
2024/10/07 22:54
-
夜間光害提高「阿茲海默症」風險 研究顯示年輕人更受影響
沃特祖瓦拉(Robin Voigt-Zuwala)博士的研究團隊表示,夜間光害可能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尤其對年輕人影響更為顯著。博士也表示:「在美國,阿茲海默症的患病率與夜間光害之間存在正相關,特別是65歲以下的人而言。」她指出,夜間光害可能是導致患病的一個重要環境風險因素。
2024/09/11 16:40
-
人體「這器官」長期發炎 小心「胰臟癌」高危險族群!
胰臟癌是一種惡性腫瘤,早期不易被察覺,發現時往往已屬晚期。主要症狀包括腹痛、體重減輕、黃疸和食慾減退。高風險因素包括家族史、糖尿病、慢性胰臟炎和吸菸。
2024/09/03 22:21
-
生活當中若不排除這些「危險因子」 醫師:罹失智症風險增高!
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涉及遺傳、生活方式、健康狀況和環境因素等方面。雖然無法改變某些風險,像是年齡和基因,但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參與社交活動和管理精神健康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持續的研究也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危險因子的作用。
2024/08/24 22:50
-
30歲女無症狀!照胃鏡驚見「5公分腫瘤」 醫:9類人應定期篩檢
在許多人眼中,胰臟癌是一種「沉默的殺手」,這是因為它在早期階段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最近,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的林相宏醫師於粉絲專頁《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30歲的女性因家族有多種癌症病史,包括胰臟癌、乳癌和膽管癌,雖然她沒有慢性病或明顯不適,但在檢查時竟發現胃壁上有一個來自胰臟尾部的5公分腫瘤。
2024/08/13 13:29
-
憂以色列與真主黨開打 土航、漢莎多家航空取消黎巴嫩班機
隨著以色列與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間的緊張情勢逐漸升高,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機場取消或延宕了一些航班。黎巴嫩國營的中東航空公司表示,更動航班與保險風險因素有關。
2024/07/29 18:07
-
身體出現「這幾種症狀」小心!沉默殺手恐找上「妳」 醫:死亡率高!
卵巢癌是一種發生在女性卵巢的惡性腫瘤,常被稱為「沉默殺手」,因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病史、遺傳基因等。事實上卵巢癌的症狀可能包括腹脹、骨盆疼痛、食欲不振、頻尿等。然而,這些症狀在早期常與其他良性疾病相似,因此確診時多為晚期,醫師提醒女性族群一定要特別注意身體變化,若有不適盡速就醫檢查。
2024/07/13 22:57
-
困難解尿、急尿 罹「這種癌」初期無症狀 醫警告:太晚發現,已第四期!
前列腺癌又稱為攝護腺癌,是男性中常見的癌症之一,主要發生在攝護腺位在膀胱下方的小腺體。這種癌症通常在早期無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排尿困難、尿中帶血、骨骼疼痛等症狀。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增長、家族病史、以及非裔男性風險較高。診斷通常通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血液檢測,因此醫師呼籲男性健康檢查應主動積極篩檢前列腺(攝護腺)!
2024/07/12 22:46
-
生活習慣定生死?「40%癌症病例」原可避免!非遺傳所致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在3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近半數的癌症病例和死亡案例,可歸因於吸菸、肥胖、飲酒、缺乏運動等可預防的風險因素。專家表示,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例如戒菸、維持健康體重、規律運動等,不論何時開始都能降低罹癌風險。其中,吸菸和肥胖是影響最大的因素,「在某些方面,肥胖正在成為與吸菸一樣強大的風險因素」,美國地方衛生官員協會首席醫療官普萊西亞博士指出。
2024/07/12 12:54
-
沒注意「這件事」罹「膽管癌」風險機率增!醫師:晚期存活率低
膽管癌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癌症,其盛行率在不同地區和族群之間有所不同。在一些地區,由於特定的風險因素,如膽結石、病毒性肝炎疾病、寄生蟲感染等,膽管癌的盛行率可能較高。近年因更頻繁的影像檢查,發生率也有增加的趨勢。膽管癌的主要症狀包括腹痛、黃疸、膽道感染等。醫師表示手術治療一直以來都是膽管癌重要的治療方式,主要能提供病患能夠治癒的機會,但是只有三成的病友,能接受手術治療。
2024/05/31 22:50
-
36歲男每天灌「這茶飲」!頻尿1年患糖尿病 醫一看:腎臟毀了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常因工作壓力或時間不夠而忽略健康。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表示,有位36歲的王先生就是因為在餐飲店工作,每天口渴時都會喝含糖紅茶,很少喝水,加上遺傳及肥胖等高風險因素,使得他罹患嚴重糖尿病,甚至已開始影響腎臟功能。
2024/05/31 09:43
-
IMF總裁:大陸若市場化改革 未來15年間經濟成長20%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喬治艾娃在中國大陸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大陸若透過市場化改革,可在未來15年間使經濟成長20%。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李作珩線上訪問說明,「喬治艾娃直言建議,認為大陸如果可以市場化改革,在未來15年可以經濟成長20%,也就是經濟擴張約3.5兆美元,至於市場化改革該怎麼做,喬治艾娃提到,要更加注重企業市場跟消費者的政策組合,對當前棘手的房地產問題要有更加果斷的措施,要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以及要重視目前中國大陸現在的國內消費問題,中期來看,中國大陸也還是會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者,只不過當前中國大陸的生產力低成長,以及人口老化問題,都是經濟發展的重大危險因素。」
2024/03/26 14:57
-
罹患這「無法根治疾病」攻擊全身器官!醫師:長期藥物治療控制
健康真的很重要!!重視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於保持免疫系統平衡,若不重視則會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像是缺乏維生素D已經證實是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因素之一,而肥胖與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相關,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乾癬;壓力、另外焦慮已證實會導致各種自體免疫疾病發作。東京大學新創科學博士候選人廖誼青表示肥胖可能導致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因此許多自體免疫疾病,是可以透過良好的體重控制來改善的,建議飲食一定要均衡攝取。
2023/11/17 23:26
-
不戒掉「這習慣」 20歲年輕心臟 恐比實際年齡高40歲以上 醫師:致死風險增!
談到心臟年齡,其實指的就是心臟受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影響,所改變的心臟及血管年齡,評估方式除了實際年齡之外,還包含性別,BMI,血壓,膽固醇,血糖,抽菸等風險因素,成大醫院重症加護科臨床教授,許志新表示,若是1位45歲男性抽菸並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過胖,心臟年齡將高達75歲。事實上心臟年齡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重視健康的生活習慣才能保有年輕健康的心臟。
2023/06/16 23:04
-
防失智這招有用嗎? 醫師:出現這狀況罹阿茲海默症風險高!
美國研究學者指出,當一名女性出現β類澱粉蛋白沉積,同時停經期又來得比較早,或是太晚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會升高,醫師指出憂鬱症已經確定是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潛在危險因素,女性荷爾蒙跟老年會得到阿茲罕默失智症確實是有明顯的相關。
2023/04/18 23:08
-
注意!2大「致癌風險」就在生活周遭 50歲以上要小心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但「癌症」依然是籠罩整座城市的陰影。根據衛生福利部發表的數據,台灣的患癌人數以驚人速度飆升,癌症、心臟疾病與肺炎,位居台灣人主要死因前三名。一般來說,醫師很難剖析確切的癌症原因,但人們可藉由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來避免癌症。美國就有一項研究顯示,「吸菸」和「衰老」才是癌症最大的風險因素。若你家有50歲以上長輩或吸菸者,那你可要好好讀一讀這篇文章了!
2022/08/16 15:49
-
活動量不足「死亡率恐上升」 簡單1測試秒揭運動強度
身體活動量不足,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靜態生活除了增加死亡率外,還會使患上慢性疾病、癌症的風險加倍,而台灣歷年十大死因的危險因子,皆與缺乏運動、坐式生活有關。
2022/07/16 21:31
-
俄烏情勢緊繃原物料飆漲 專家憂台灣輸入性通膨加劇
俄烏局勢升溫,美國總統拜登稍早已經宣布制裁措施,外界關注是否會持續擴大,傷及全球經濟。專家學者直言,油價飆升是關鍵風險因素,如果情況惡化,恐加劇台灣的輸入性通膨。
2022/02/23 13:31
-
15歲就得睪丸癌? 醫曝「這些徵兆」趕快檢查
睪丸摸到硬硬的,年輕男性要小心可能是睪丸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林鉅棟醫師表示,睪丸癌好發於15-35歲的年輕男性,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是男性年幼時曾罹患「隱睪症」,這是指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處而存於腹腔當中,後續引起癌症的機率可能是常人10倍以上。另外,外傷、感染等,也可能是睪丸癌的原因。
2022/01/21 22:46
-
噪音恐增阿茲海默症風險 10大癡呆因素快避開
噪音讓人變胖易得心臟病? 丹麥大型研究:增加癡呆症風險 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而言,往往藏有巨大的潛在影響,如同空氣污染已被公認與慢性病甚至癌症有關。在空污之外,歐洲將交通噪音列為影響健康的第二大風險因子。以往流行病學多將交通噪音與冠心症、肥胖、糖尿病連結,可能的生理機轉是噪音會引起一連串壓力反應,影響自律神經與內分泌系統,釋放壓力激素。夜間噪音甚至被認為會促使內皮細胞功能障礙、氧化壓力反應,導致免疫系統改變,增加體內炎症。
2022/01/04 15:41
-
瑞士研究新冠患者 基因及血糖恐是風險因素
瑞士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對某些族群影響特別大,除了年齡影響因素之外,基因和血糖很可能是另外兩個重要的風險指標。
2021/12/20 16:29
-
冬季防跌倒骨折!喝牛奶不夠 醫教「這樣」配蔬菜更有效
天氣逐漸變冷,民眾除了關注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也得多加留意骨折的風險。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洪暐傑醫師表示,冬季集合了各種容易跌倒發生骨折的風險因素,年長者一旦發生骨折,對患者、照護者都是一大負擔,甚至可能出現死亡風險,不可輕忽。
2021/12/09 14:30
-
能源戰!核二廠一號機將退役 學者憂心夏季供電量
核二廠一號機,即將除役,現在有學者憂心了,留下的供電量將如何補上,尤其是在夏季高溫的情況,更讓人憂心,台電這邊已經日夜兩種方案的補足方案。而現在外界評估公司也表示,台灣經濟發展仍舊非常有潛力,但是水電等能源問題,將會成為風險因素之一。
2021/06/30 22:42